市面上有不少讲解这个经典技术指标的著述,但几从指标算法出发去深度研究其市场意义的文章却非常罕见。正因为如此,谬解与缪用很常见。
MACD(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)本意是指价格乖离率的移动平均值。其设计原理是计算两根时长不同的均线之间的乖离率,用此方法来评估价格偏离市场平均成本之间的距离。因此,MACD是个乖离率指标,也是一个价格强度指标,而不是趋势指标。本文将从该指标的设计原理出发,逐步精解这个强大指标的核心要点。
先看图:

MACD指标在多数交易软件上都有默认存在,这个指标有三个子项:DIFF、DEA和MACD。详解如下:
大多数软件上默认的MACD指标算法如下:
DIFF = EMA( Close ,12)-EMA( Close ,26);
DEA = EMA(DIFF,9);
MACD = (DIFF-DEA)*2;
- DIFF,就是EMA12与EMA26之间的距离。只要EMA12在EMA26之上,DIFF就大于0,表明多头排列。反之,DIFF<0则表示EMA12在EMA26下方,空头趋势。
- DEA,是DIFF的9日移动平均线。DIFF与DEA的关系表明股价的EMA12与EMA26这两根均线之间的距离较近9日的平均值有了哪些变化——DIFF>0且DIFF大于DEA表示股价上涨的强度在增强,DIFF>0且DIFF小于DEA则表示股价上涨的强度在减弱;DIFF<0且DIFF大于DEA表示股价下跌的强度在减弱,DIFF<0且DIFF小于DEA则表示股价下跌在加速。
- MACD在算法上等于(DIFF-DEA)×2,这说明MACD(柱线)是为了更清晰地表示DIFF与它的均线DEA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。公式中的乘数2是为了放大显示效果。如上图,MACD绿柱表示DIFF强度转强,MACD红柱表示DIFF强度转弱。需要注意的是,多头趋势可以有红柱(强度减弱),并不表示多头趋势即将改变;空头趋势可以有绿柱(强度增强),并不表示空头趋势即将结束——这两点有许多误读,请务必搞清楚。
上述三个指标联合起来只为讲清楚一件事:EMA12与EMA26之间的关系——是多头排列(DIFF>0)还是空头排列(DIFF<0)。以及不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状态下,当前的趋势与过去9天均值之间的强弱程度。
小结:MACD是的滞后的趋势强度指标,而不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先行指标。事实上,没有任何指标具备前瞻性。
由上述原理可知:
MACD指标金叉的市场意义:金叉意即DIFF由下自上穿越DEA,表示价格的当前强度大于平均强度,说明强度发生了由弱变强的显著变化;
MACD指标死叉的市场意义:死叉意即DIFF由上至下穿越DEA,表示价格的当前强度小于平均强度,说明强度发生了由强变弱的显著变化;
关于背离
MACD指标顶背离的市场意义:当价格迭创新高而强度递减,说明趋势衰竭(如下图):

MACD指标底背离的市场意义:当价格连创新低而强度递增,说明趋势衰竭(如下图):

请注意,MACD指标不是用来判断「趋势」,而是用来判断「强度」,因此,MACD背离现象只能说明「强度」发生了变化,并不能用来解释「趋势」的变化。虽然趋势的变化是因为「强度」的连续变化逐步累积后形成的,但我们无法仅从MACD指标上知晓何时量变引发质变。
看到这儿,你应该发现了,市场上普遍认为MACD是一个判断趋势变化的指标,这是大错特错的。
MACD背离的出现意味着之前凶猛的上涨趋势即将发生斜率修正,斜率修正并不会改变原有趋势运行的方向,只有当DIFF<0才表面这个由EMA12和EMA26两线构成的趋势系统进入技术熊市。
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,这个指标使用的是EMA12和EMA26双均线组成趋势强度观测系统。那么如果改成我们常用的EMA20与EMA60则又构成了另外一个系统;如果改用美国市场惯用的50与100系统或者100与200系统又会怎样呢?恭喜你,能提出这些联想,你就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阶段:
趋势是有级别之分的,并且是由小周期向大周期逐级推进的。
这个话题有机会再写……
最后,《我的交易系统》系列视频一定要看几遍。
(完)
补充:来自雷公旧闻《雷公兵法之MACD详解》
DIFF的另类用法
既然MACD指标归根结底是在解释DIFF,DIFF是一个“强度指标”,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把DIFF设计成一个可以进行全市场、跨市场监控的指标,算法如下:
DIFF=短期价格平均线/长期价格平均线*100
说明:这里用百分比是为了让数值放大、可比性更精确。这里用“除”而不是“减”,这样就可以进行全市场监控了,其中的道理聪明人应该理解。DIFF>100则表示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,为多头趋势,反之为空头趋势,趋势的强度用数值表示,这就相当于把强度和趋势同时给量化了。